上一页|1|
/1页

主题:爱国激情井喷下的国际化表达

发表于2008-04-26
4月22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向以残疾之躯拼死保护奥运圣火的金晶写来了慰问信,由正在上海对中国进行访问的法国参议院议长克里斯蒂安?蓬斯莱专程转交。慰问信虽然来得很迟,但毕竟可以视为法国方面一个希望友好的表示,也算得上是国人爱国激情的表达取得的一项令人欣慰的成果。


国人将北京奥运作为提升国家形象的机会,一些国际敌对势力则将其当作是诋毁中国的机会。在西方媒体充满傲慢与偏见的“舆论围剿”下,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并未被恶言秽语所玷污:目前国际上已有100多个国家主动公开表示支持中国奥运会。而萨科齐的慰问信,也算是法国政府对于差点“毁于一旦”的中法传统友谊迟到一步的修复吧。萨科齐在慰问信中称:制造了令人遗憾事件的极少数人,并不能代表对中国人民抱有友好感情的法国人民。笔者相信,萨科齐的表态不是在矫情推责。包括巴黎市长的某些行径,也不代表法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旅美学者林达曾在《近距离看美国》一书中透露说:纽约市长居然可以把来参加中东和谈会议的阿拉法特视作恐怖分子驱逐,让克林顿气得吐血,却对此无可奈何。这种情形若是发生在中国,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大呼绝倒,舌头都缩不回去,可这就是西方政体的现实。只有熟悉这些,才能对这样的新闻事实有正确解读,利于将自己的愤怒真诚而有效地表达。


海内外华人被西方媒体歪曲报道所激发出来的爱国热情,尤其是中国留学生和网民自发组织的保卫圣火传递壮举,令人感佩。在巴黎的“圣火保卫战”中,一位来自西安名叫李洹的留学生在共和国广场上用法文发表了慷慨激昂的长篇讲演,他富有逻辑思辨的行文,地道的法语,播音员般圆润、激昂、优美的嗓音,连珠炮般的语速以及摧枯拉朽般不可凌辱的气势,不但大长了海外华人的志气,而且震惊了、征服了很多巴黎市民。他在法国电视二台与该台驻北京记者的电视辩论,更表现出了中国人作为文明世界大家庭一员的气魄、尊严与修养,给了那些将中国人视作“暴徒”一记响亮的耳光!李洹在巴黎共和国广场上的讲演和金晶护圣火的感人画面,都体现出中国人的素质与境界。他们所代表的中国形象,即便是某些抱有敌意的西方人,也不得不表示敬意。两相比较,近日国内少数民众正在酝酿的“抵制”行为,虽然出发点也是爱国,也是为了向歪曲事实破坏北京奥运的西方政客表达愤怒,但是其方法,却令人很难苟同。譬如号召国人不去某外资超市购物,用针头戳破超市中的商品包装袋,并将那些不愿响应号召的购物者斥责为“不爱国”等等。这种“抵制”虽然简单易行、也很过瘾,却可能适得其反。所以连韩寒也认为,此举类似“一场民主主义的赶集”,“没出息、没腔调、有点猥琐”,与一个大国国民的风范气度相去甚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样做,不仅会连带伤及在该超市工作的中国员工和中国供货商,也不会换来更多国际社会的道义声援。至于那些动不动就鼓噪说要把谁“搞死”、“灭掉”,甚至“鞭尸”之类非理性诉求方式,已经与文革运动近似,等于将自己的一腔爱国热血变作了“窝里斗”。


某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别有用心的蓄意行为所荼害的,不仅是渴望和平崛起的中华民族,而且是代表着和平、进步、公平精神的奥林匹克价值。要团结国际社会的一切进步力量来抵制这股妖风,我们还需要更好地掌握国际化背景下的理性表达技巧--只有让爱国热情激于义,止于理,方可使浊者自浊,清者自清。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