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马克西姆

发表于2007-01-31
去“马克西姆”是有很长时间的预谋的。


最早产生这个想法,是去上海大剧院看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剧院魅影》时,路过上海马克西姆餐厅,见到店门口有一块金属牌,上面规定,进去用餐要着西装。我记忆里明文规定用餐着装的地方,好象仅此一处了。


其实我知道,盛装用餐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儿,但也是一件令人想往的事。就象我们天天上洗手间一样,原本很平常的一件事,如果有一天你见到一间“豪厕”,进门须知里有“蓄须者不得入内”的规定,你一定会在一个刮光了胡子的早晨专门去一趟,以满足好奇之心——而那时,你不一定有内急需要解决:)


马克西姆在北京只有一家店——崇文门饭店的二楼。当我上了出租跟司机说去“马克西姆”时,司机用他那浓浓的东北口音皱着眉头一字一顿地重复了一遍,显然,他并不知道马克西姆餐厅在哪里。此前我以为,一个要求穿西装用餐的地方,应该是妇孺皆知的。幸好,我知道在哪里。



很远就能见到崇文门饭店的招牌,可是要走近才看得到“Maxim’s”的霓虹灯。当你走近接引台时,引坐的是一位黑色西服的先生。



我觉得,当走进一家灯光昏暗的餐厅用餐时,一定会觉得很压抑。这是马克西姆灯光给我的第一印象。一家以地道法国菜为号招的西餐厅居然是这样的灯光是我始料未及的。不过我很快便觉得这样的灯光给人带来的好处了。



我们被引进一个有总台的厅里,穿过厅,走过长廊,来到另一个有小舞台的厅。引座将我们安置在预订的位置上,走开去拿菜单。我们坐的是一张小桌子,四个位置,洁白的桌布,刀叉铮亮。桌上的一对红烛间或轻摇着火光,台上一架黑色的三角钢琴在轻轻地演奏。烛光洒在桌面上,反射在盘子里,星星点点,象傍晚沙滩上漏过湿渔网的夕阳。因为不亮,所以不小的厅里充满了温柔的氛围。


菜单递了过来,每人一本。绝不是那种豪华酒店印制精美厚重泛光的那种菜单,只一页,象琴谱。头菜、汤、主菜、点心,一应俱全。我要了半生的荷兰牛扒,鸭腿肉沙士配鹅肝和一份法式洋葱汤。



在这样的环境里,你绝不会急不可耐地等着上菜,你会与同伴轻声而优雅地聊天。无论是人生感悟,还是无边风月,都是很好的话题。轻轻地笑,适当的捋捋发都是可以的,猛烈的动作与高声喧哗会大煞风景。



当然,同桌一定是要有美女的,一顿没有美女共享的法式烛光晚餐,就象一个人独自度蜜月一般不可想象。



沙士很快就上来了。鸭腿的味道不错,最美的还是那块鹅肝,细润腴滑,柔丝的口感令你齿颊留芳。洋葱汤与中式煲汤的味道相比却很一般,我想,如果选择奶油磨菇汤可能会更好一点。



牛扒上来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有足够的时打量这大厅。虽然大厅的亮度不高,但灯却不少,天蓬上的灯在密密的花枝图案里漏出来,除了给予照明,更多地只是将图案清晰地表达出来;柱子上的壁灯让我很是喜欢,大片棕色的叶子象玉兰花般展开,细致精美,透着一点点神秘的色彩,让你的目光流连其间;墙上是昏黄的壁画,影影绰绰,伪装成百年的历史……许多装饰你几乎看不清也看不懂,复杂、精细、艳美、神秘,让人久久回味。正当你欣赏得难解难分的时候,你的大菜来了。


香喷喷的牛扒带着余热似乎仍在丝丝作响,荷兰的牛肉应该不输于新西兰,牛们都生活在洁净的空气中,畅饮甘甜的水,大嚼青青嫩嫩的草。虽然最后不免会被罢上餐桌,但它们曾经生活优裕写意,与中国的牛相比,他们的一生是幸福的。荷兰牛们的幸福生活,也给我们留下的深刻的印象,至少,我们从荷兰牛扒的鲜嫩中真切地感受到了……



在拘谨中,你无法充分享受法国人的浪漫情怀,但你可以领略浪漫的法国精神。
发表于2007-01-31
发表于2007-01-31
发表于2007-01-31
发表于2007-01-31
发表于2007-01-31
发表于2007-01-31
发表于2007-01-31
发表于2007-01-31
发表于2007-01-31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